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1987年撤县设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初,总人口61.6万,下辖11镇5乡3街道、292个行政村15个社区。近年来,江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决策部署,全面对标衢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以建设“实力支撑、美丽著称、活力开放、人民幸福”的江山大花园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两轮驱动”和“融衢接杭”等战略举措,全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样板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41亿元,增长7%;财政总收入3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4亿元,分别增长8.9%和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455元、26391元,分别增长8.8%和9.6%。首次荣获省26县发展实绩考核第一名。
江山是工业新城,工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江山是浙江省老工业基地、首批20个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县之一。确立了以省级经济开发区——江山经济开发区(省级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贺村、四都和峡口乡镇功能区为辅的“一主三副”工业大平台,平台总规划面积近80平方公里。依托“一主三副”工业平台,创新运营模式,同步打造特色小镇、园中园、小微园等新型产业发展载体。重点培育门业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健康生活产业、消防应急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主的“1+3+2”产业体系。门业产业: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集散交易中心和国内第一家木门上市公司,全市年产木门1600多万套,占国内木门市场的1/5,被授予“中国木门之都”。装备制造产业:主要为输配电、电力电气成套装备及智能电网电器元件、节能环保装备等一系列生产制造,以变压器、高低压开关为主打产品,220KV容量高等级变压器实现批量生产,出口欧洲、东亚等地。健康生活产业:蜂产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8年居全国各县(市)第一,江山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猕猴桃销售集散中心,白菇品质和工厂化企业数量均居国内县(市)前列。消防应急产业: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常年有3万多人在外从事产品营销,分布于全部省(市、自治区),销售额占全国消防市场60%以上,成功携手海康威视,着力打造中国消防第一城。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主导产品有锂电池生产所需硫酸钴、纳米硅多功能材料、有机硅、阻燃材料、磁性材料以及新能源车电子水泵、电动空压机、电机控制器和汽车气制动系统、液压举升系统、刹车防抱死系统等零部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95家,10亿元企业4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浙江交科、健盛集团、江山欧派),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科润智控、希尔化工、三禾生物、恒亮股份)。
江山是旅游胜地,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江浙沪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国家5A级景区1处(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含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4A级景区2处(仙霞关、浮盖山),3A级景区12处,高等级景区数量居浙江省各县(市、区)前列。2019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096.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3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12.1%。江山是全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在做大做强核心景区的同时,致力做优做美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了幸福大陈、书香清漾、秀美耕读、古韵浔里、七彩保安、醉美碗窑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古村落,推出世遗江郎风采线、古镇养生风韵线等6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做特做精“旅游+体育”,连续承办全国举重锦标赛、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及江山100国际越野跑、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全国攀岩系列赛等60多场赛事活动。
江山是山水家园,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功能完善。江山是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境内森林覆盖率69.53%,全市空气优良率达93.7%,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碗窑、峡口和白水坑三大水库常年蓄水库容达4.7亿立方米,出境水、江山港地表水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夺五水共治“大禹鼎”。城区依山傍水,母亲河——须江穿城而过,“一江两带”秀丽动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7.8平方公里,城区绿地率43.9%,城区人口16.9万,城市化率58.9%。江山幸福乡村美丽绽放,从2009年开始持续实施以“富裕、满意、文明、美丽、和谐”为内容的中国幸福乡村建设,2019年对标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开展新时代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75个,新时代中国幸福乡村25个,是全国十佳魅力新农村县(市)、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江山区位优势突出,杭长高铁、京台(黄衢南)高速、浙赣线铁路贯穿全境,与京、沪、杭、甬等大都市间交通便捷,建有浙西货运量最大的铁路货运场;杭长高铁目前经停49趟列车,包括始发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开创了县级城市高铁始发直达北京的先河。杭衢高铁项目正式开工,2022年建成通车后杭州至江山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50分钟。
江山是文化名市,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江山历史绵长、人杰地灵,孕育了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世遗文化、仙霞古道文化、廿八都古镇文化以及村歌文化,是一个值得探寻的人文故地。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清漾村,历史上出过8位尚书、83位进士,毛泽东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孙,与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同辈,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先后莅临指导,毛新宇等毛氏宗亲多次来此寻根问祖,《清漾毛氏族谱》被国家档案局列入首批48件国家级珍贵遗产档案之一。世界自然遗产地——江郎山,自古以来就是白居易、辛弃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荟萃之地,申遗成功后,江郎山作为“老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开启了人文业态发展的新篇章。古道文化飞地——仙霞古驿道,开辟于唐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陆上运输线,廿八都古镇因驿道而商贾云集、繁华一时,全镇1万多人口有142种姓氏、13种方言,保存有2公里长的古街和36幢明清古民居,被誉为“江南古塞、寻梦之都”;驿道上的仙霞关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之一,仙霞岭北麓山脚保安乡有原国民党军统局局长、“世界谍王”戴笠亲手设计的故居秘宅,在其带领和影响下,民国时期以“三毛一戴”(毛人凤、毛森、毛万里、戴笠)为代表的江山籍国民党少将以上将领有65人。中国村歌发祥地:村歌文化是江山农村文化的代表,全市三分之二以上行政村拥有自己的村歌,作品累计荣获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被誉为“中国村歌之乡”“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创作基地”。村歌献礼G20杭州峰会,2013年村歌演唱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成功上演,2016年12月唱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唱响“中国乡村好声音”。(数据截至2020.4)